本報訊 不少“老賴”心存僥幸,暗自思忖:“我身處異地,兩地相隔甚遠,法院執行干警還能追到這兒來執行嗎?”淮陽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堅定的答案:“哪怕距離再遠,我們也必定執行到底。”
齊某與郭某承攬合同糾紛一案,2013年經河南省范縣人民法院審理后,依法判決郭某支付工程款76400元。判決生效后,郭某卻遲遲不肯履行法院判決義務,齊某向河南省范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。
因被執行人郭某戶籍地在周口市淮陽區,范縣人民法院委托淮陽區人民法院進行執行。因無法聯系到郭某本人,執行干警來到郭某家中,通過公告的方式向其送達了法律文書。但郭某始終未露面,使得案件執行陷入了僵局。淮陽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無奈終結執行程序。
2025年5月份,申請執行人齊某積極協助淮陽區人民法院查找被執行人郭某,終于發現郭某的具體執行線索,并申請恢復執行。5月26日,淮陽區人民法院立即恢復執行立案,并制訂了詳細的執行方案,組織執行干警連夜前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尋找郭某。
到達哈密市后,發現郭某已經前往烏魯木齊市,執行干警沒有歇息,立即乘火車趕往烏魯木齊市,跨越數千公里,于5月30日晚,將被執行人郭某成功帶回淮陽區人民法院。
在承辦法官對郭某進行批評教育,并告知其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書的法律后果后,郭某主動配合淮陽區人民法院執行工作,履行了全部償還義務,案件得以順利執行完畢。
執行雖難,使命必達。淮陽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奔波千里,只為維護司法權威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這次執行不僅有效震懾了被執行人隱匿財產、規避執行的違法行為,更讓被執行人打消了僥幸心理,促使其履行法律義務。
下一步,淮陽區人民法院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,用足用活強制措施,落實善意文明理念,不斷提升執行效果,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。
(通訊員 滕孝忠 文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