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(記者 韓志剛 王松濤 通訊員 劉娟)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。近日,川匯區檔案局、川匯區檔案館精心策劃,積極開展以“請聽檔案說”為主題的紅色檔案“四進”活動,讓珍貴的紅色檔案走進機關、走進學校、走進社區、走進鄉村,在流動中煥發生機。
深挖紅色資源,筑牢活動根基。此次活動以豐富的紅色檔案資源為依托,深入挖掘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,革命烈士方平、李子純等人的英勇事跡,以及周家口抗戰指揮部的珍貴歷史資料,結合《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》《河南省檔案文獻遺產名錄》,精心制作圖文并茂、內容翔實的展板,為活動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這些檔案資料不僅是歷史的記錄,更是鐫刻著民族精神的密碼,承載著先輩們的熱血與奮斗。
紅色檔案進校園,厚植愛國情懷。在周口市六一路小學,內容豐富的展板吸引不少學生駐足觀看。工作人員通過講解,帶領學生穿越時空,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。學生通過觀看展板、聆聽故事,對革命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,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。一位學生感慨地說:“這些檔案讓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我一定好好學習,將來報效祖國。”此次活動將檔案知識與紅色教育有機融入學生日常學習,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,厚植了學生的愛國情懷。
紅色檔案進機關,提高黨性修養。在區行政綜合辦公樓,機關干部認真觀看展板上的內容,深入了解紅色歷史,從檔案中汲取奮進力量。機關干部紛紛表示:“紅色檔案是寶貴的精神財富,通過這次活動,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黨史,更加堅定了初心使命。”
紅色檔案進社區、進鄉村,傳承紅色基因。在社區和鄉村,群眾認真觀看展板上的內容,聆聽工作人員講述的發生在周口的革命歷史故事。不少老人回憶起往昔歲月,感慨萬千。此次活動讓更多基層群眾了解了本地革命歷史,在基層營造了濃厚的愛國氛圍,讓紅色文化深入人心,增強了群眾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。
此次活動是川匯區創新檔案宣傳形式、發揮檔案資政育人作用的重要舉措,已覆蓋全區20所學校、71個機關單位、12個社區及6個行政村,開展主題宣講39場次、專題展覽46場次,發放檔案知識宣傳折頁8000多份,不僅讓紅色檔案“活”了起來,還讓群眾的愛國情懷得到了升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