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李凡成)6月24日,記者從淮陽區文物局獲悉,在湖南長沙市舉辦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現場上,國家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名單。“申遺實踐激活保護合力 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協同發展”等10個項目獲評十佳案例,“探尋文明印跡 創新博物館教育共享模式”等12個項目獲評入圍案例。其中,周口市淮陽區文物局申報的“守好用好文化遺產 深度賦能縣域發展”項目獲評2024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入圍案例。
近年來,淮陽區充分發揮縣域連接城市、帶動鄉村獨特優勢,堅持保護第一,壯大保護隊伍,拓寬資金來源,以“一會一節”(太昊陵廟二月廟會、周口伏羲文化旅游節)為引領,盤活太昊陵廟、“太昊伏羲祭典”、龍湖三大“國字頭”文旅資源;以“三權分離”創新管理模式為支撐,理順了文旅文物工作協調機制;以考古遺址公園、“城湖一體”主題游徑為載體,推動平糧臺古城遺址、時莊遺址、陳楚故城等環境整治和價值闡釋,形成主題游線,構建全域旅游體系。
淮陽區的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促進了文物保護與城市更新、生態保護相統一,實現了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向奔赴,取得了“人地協調、景城相融、主客共享、日夜同美”的發展成果,是文物事業助推城鄉發展、加速文旅融合、服務人民生活的生動實踐,也是文物領域改革創新的頂層設計在縣鄉土壤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的真實寫照,為文化遺產賦能縣域高質量發展寫就了“淮陽答卷”。②11